精选动态
-
假期如何“有文化的”消暑? “山水有清音”将徽派文化带入北京
从被称为“西周Wi-Fi”的西周云纹五柱器,到“亚洲摄影之父”郎静山的《春树奇峰》,从中国最...
要闻 0 0 3 2025-07-22 06:30:01
-
席华:公共艺术“在地性”不足会导致形式花哨内容空洞
要闻 0 0 399 2023-10-24 16:15:21 -
千年云冈 般若生辉——郑勤砚作品展点亮云冈美术馆
在数字经济时代,中国文化正在经历从"文物保护"到"文化创生"的范式转变。郑勤砚教授既未刻意迎...
要闻 0 0 1 2025-05-16 06:30:01
-
中国观众最熟知却鲜见原作的艺术大师——列宾来了!
《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》《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》《意外归来》《萨特阔》等多幅列宾代表作系首...
要闻 0 0 2 2025-07-24 06:30:02
-
艺术介入城市,重塑空间价值——公共艺术展&论坛在北京举办
要闻 0 0 413 2023-10-24 16:15:21 -
“酒墨行空”第二波 江湖又见“飞花令”
一直以来,许超觉得七空间就是一个江湖。 所以三年前,从来不写作文的他竟然有感而发一夜之间拟就...
展览 0 0 379 2023-11-09 10:46:58
-
井上有一的“墨渊祭”:在上海见证日本汉字奇迹
展览现场。(00:35)“守贫挥毫六十七霜,欲求端的本来无法”是井上有一晚年写下的遗偈,这句...
艺评 0 0 352 2021-05-30 12:42:04
-
实验悟道70年:91岁画家刘国松的创造革新之路
要闻 0 0 375 2023-10-21 16:03:35